【“三抓三促“”行动进行时】甘南州藏医医院检验科开展“阴道微生态评价”检测

【“三抓三促“”行动进行时】甘南州藏医医院检验科开展“阴道微生态评价”检测

2023-03-14 880

   为更好的服务广大群众,满足临床诊疗需求,提升医院检验能力,推动“三抓三促”行动走深走实,甘南州藏医医院引进先进的全自动分析系统,开展“阴道微生态评价”检测项目,能更精准快捷的对女性生殖道疾病的诊断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。

Q

形态学检验     正常范围      单位

白细胞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5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/HPF  

红细胞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检出

上皮细胞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-2

线索细胞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检出

清洁度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杆菌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+++

霉菌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检出

滴虫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检出

Q

化学检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正常范围

N-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(NAG)            -

唾液酸苷酶(SNA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-

白细胞酯酶(LE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-

葡萄糖醛酸苷酶(GUS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-

过氧化氢(H2O2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

pH值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.8-4.5

Q

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(化学检验部分)

() N-乙酰基-β-氨基半乳糖苷酶(NAG):

N-乙酰基-β-氨基半乳糖苷酶(NAG)活力检测:N-乙酰基-β-氨基半乳糖苷酶是白色念珠菌、阴道毛滴虫、人型支原体等阴道常见致病菌分泌的酶,能够破坏阴道粘膜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粘蛋白屏障,正常阴道分泌物中不含NAG,只有在此类病原菌感染时才能检测到此酶的存在。若NAG阳性或弱阳性,即提示阴道保护性粘蛋白屏障被破坏,阴道粘膜处于易感状态或已被此类病原菌感染。

 () 唾液酸苷酶(SNA):

唾液酸苷酶(SNA)是细菌性阴道炎(BV检测的特征性酶,正常妇女阴道中基本检测不到SNA,只有阴道菌群失调,厌氧菌大量滋生,出现BV后才会产生大量的SNA,因此检测SNA的有无能指示有无BV感染

(三)白细胞酯酶(LE:

LE为多形核白细胞释放的酯酶,在健康状态下含量低。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,由于多形核白细胞的趋化性,在炎性病灶聚集并大量释放白细胞酯酶,阳性提示阴道有炎症

(四)β-葡萄糖醛酸苷酶(GUS)

GUSB 群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等需氧菌的特异性酶。阴道分泌物中含有此酶,说明阴道被大肠埃希菌等需氧菌感染。

(五)过氧化氢(H2O2

H2O2的浓度是反映阴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,产H2O2的乳酸杆菌是维系阴道微生态平衡的优势菌,H2O2的浓度高(>2μmol/L)反映阴道微生态平衡正常,指示阴道处于健康状态;H2O2的浓度低或者没有,则反映阴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,产H2O2的乳酸杆菌减少,阴道微生态失调。结果阴性(映阴道微生态平衡正常);结果阳性(提示阴道微生态失调)

(六)pH

pH值是反映阴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,正常阴道的pH3.8-4.5pH值越高,说明阴道微生态失调越严重。注意:月经前后和妊娠期pH偏高。

Q

阴道微生态评价送检要求

医嘱名称

阴道微生态评价+阴道常规检查

标本采集要求与送检要求

一般要求:  取材前24h内应无性交、无盆浴或阴道冲洗;48h内无阴道用药

取材部位:  以专用棉签(由检验科提供)从阴道上1/3侧壁,阴道深部或穹窿后部,宫颈管口取材

取材方法得当:  取材时将窥器润滑(适量)后放入阴道内,暴露宫颈,专用标签尽量避免触碰窥器内壁,注意避免血样标本,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润滑剂,防止过量形成油性标本,影响其制片及pH的检测。采集标本注意避开妇女生理期

标本量充足: 使用专用棉签,将棉签在取材部位旋转3-5圈,以棉签上有肉眼可见附着物为准

采集科室:各科室科室患者阴道微生态评价检测标本(阴道分泌物)由妇产科医师采集

及时送检: 置于试管内,送检验科(30min内尽快送检),若不能直接送检,用配套保存液保存样本。在2-8℃保存不宜超过2

报告时间

为妇科常规检测项目,正常上班期间、节假日均可做,接收标本后1小时内发放检验报告单

咨询科室

医技检验科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

主 编:丁利锋

责 编:金学英   

编 辑:赵亚宁   杨   芳

供 稿:检验科